中欧体育

【传承好家风】姥姥

发布日期:2020-10-23 浏览次数:758

秋风起,叶飘落,落日余晖下树影婆娑,缕缕金色从树叶中倾泻下来,煞是好看。姥姥牵着羊拴在了门前的杨树上,拿起笤帚将落叶扫成堆,转头看向一旁玩耍的我说:“快进屋披件衣服,别冻着了。”我咧嘴一笑:“姥姥,我不冷。”又是这样一幕再次浮现在眼前,清晰地如同昨日一般,只有我知道,它已过去了二十余年,那年我才八九岁。

姥姥出生在三十年代,一生充满了悲苦,但是姥姥很坚强,也很能吃苦,时代赋予了那代人顽强的性格,也为他们增添了革命色彩。通过学习历史可知,姥姥小时候恰逢抗战、国共战争时期,成家后又经历了六零年自然灾害闹饥荒的那几年,老一辈的人俗称“过贱年”。姥姥讲给我的经历大概也就是那个时候开始的。

姥姥说当年闹饥荒能活下来也是很幸运,吃野草,啃树皮,后来她被指派到生产队做饭,怎么说多多少少都有点吃的了,可是她自己不舍得吃,带回家留给尚且年幼的小叔子,也就是我的二外公。可是姥姥的善良并没有换来婆婆的疼惜,姥姥的婆婆,小时候我都是喊作老姥姥,记忆中老姥姥是个脾气很古怪的人,且有着严重的重男轻女思想,我母亲小时候就没少挨打挨骂,后来听姥姥说起,才知道我母亲并不是排行老大,原来上面还有一个姐姐,不过在很小的时候就生病夭折了,姥姥说起这事伤心不已却也是无可奈何,那天夜里姥姥一直盼着天快点亮,几次去喊老姥姥起床无果,天刚蒙蒙亮姥姥奔走了几里路去找医生,再回来为时已晚,婴孩已经没了,就这样,初次做母亲的姥姥痛失了孩子。

打记事起我就在姥姥身边,一直到初中毕业都是跟姥姥住一起,记忆中有个带把的小炖锅,其实更像一个小舀子,里面装载着姥姥满满的慈爱,每天都在炉子上炖出香喷喷的鸡蛋羹喂养我。上学后家里没有电灯,晚上都是点着蜡烛趴在案板上做作业,姥姥就坐一旁陪着我,目不识丁的她总是笑眯眯一脸陶醉的看着我写写画画。夏天很热,姥姥手里摇着的蒲苇扇成了我乘凉的工具,每个夜晚得以安然入睡。家里没有钟表不知道时间,姥姥每日清晨一听到街上传来的广播就起床做饭,小学时我总是早早地就能到学校……那时候我对姥姥亲密依赖度达到放学后只要没看到姥姥就撒腿满地儿去找,跑到街上爸妈的商铺,只站在马路边远远的往里探头,或者直接问爸妈:“姥姥在这里吗?”听到否定回答立马扭头就走。姥姥家附近的一条条的小路,每一处都留下了姥姥和我的足迹,也留下了一路的欢歌笑语。

姥姥的田地不多,最初只有六分地,可想而知收成少的可怜,那时的我并不懂得生活的艰辛不易,只当拾麦子是件有趣的事儿。一放了麦忙假,天刚亮我就起床挎着篮子或是拿个袋子去附近的田地拾麦子,拾满了就回家,吃完饭再和姥姥一起出去拾,中午将小麦晾晒,傍晚时分姥姥就开始锤、筛,一个忙季和姥姥捶出来一麻袋多小麦,心里满满的成就感,姥姥脸上也布满了笑容。

跟着姥姥的一朝一夕一幕幕,是我人生中最珍贵的记忆,我小心翼翼地收藏在心,待闲暇时慢慢回味。姥姥已经八十多了,如今回到老家还能陪姥姥唠唠嗑是再幸福不过的事了,姥姥在,心就有归处。

多想时光能够慢点。庋一鼓芘惆槔牙研┬砣兆樱贸赡甑奈叶啾ù鹦├牙训难鳎美牙言傧硎芟硎芙裉斓暮萌兆印#ㄐ〗鄣  阡陌编辑)

皖公网安备 34112502000076号

【网站地图】【sitemap】